欢迎光临林学特色专业网站!  
站内搜索:
 
 首页  申报书  佐证材料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实验条件  政策措施  实践教学  专业优势  教学研究  科学研究  社会评价 
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正文
     

林学专业就业分析报告
2012-04-21 13:39  

林学专业2011年度毕业生名单与就业面向分析报告

林学071班学生名单

序号

班级

学号

姓名

性别

生源地

1

林学071

2007031901

沈燕

江苏省兴化市

2

林学071

2007031902

邢闻涛

山西省盂县

3

林学071

2007031904

陈杰

四川省崇庆县

4

林学071

2007031905

王兴龙

安徽省固镇县

5

林学071

2007031907

李娜娜

山西省壶关县

6

林学071

2007031908

杨晨璇

山西省万荣县

7

林学071

2007031909

何玉玲

四川省西充县

8

林学071

2007031911

马鑫

山东省梁山县

9

林学071

2007031912

秦倩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10

林学071

2007031913

赵二强

山西省夏县

11

林学071

2007031916

李桃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12

林学071

2007031917

申越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

13

林学071

2007031918

王妍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14

林学071

2007031919

李勋

天津市宁河县

15

林学071

2007031920

马佳慧

河北省三河市

16

林学071

2007031921

马佳琳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17

林学071

2007031922

张栋雄

山西省阳城县

18

林学071

2007031923

李海兴

山西省繁峙县

19

林学071

2007031924

许南

浙江省宁波市

20

林学071

2007031925

宋厚娟

黑龙江省海林市

21

林学071

2007031926

刘勇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22

林学071

2007031928

郭艳玲

山西省孝义市

23

林学071

2007031929

王凌燕

浙江省嘉兴市

24

林学071

2007031930

张平

湖南省株洲县

25

林学071

2007031931

房金磊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26

林学071

2007031932

成丽

山西省阳城县

27

林学071

2007031933

温耀玲

山西省汾阳市

28

林学071

2007031934

冯佳琦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

29

林学071

2007031935

王瑞华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

30

林学071

2007031936

张娇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31

林学071

2007031937

段文斌

山西省交城县

32

林学071

2007031939

路大伟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

33

林学071

2007031940

成炳伟

山西省高平市

34

林学071

2007031941

宋彬

陕西省铜川市

35

林学071

2007031942

郭阳

江苏省连云港市

36

林学071

2007031945

梁少雄

陕西省陇县

林学院林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就业面向分析报告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毕业即失业也显得极为平常。

我院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注重就业指导,强化服务意识,卓有成效的开展了2011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我院11届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及今后的对策建议分析汇总如下:

一、林学专业2011届毕业生情况

2011届林学专业36人,男生22人,女生14人,其中山西省21人,外省15人。

二、林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从就业层次看:升学的占30.56%,协议就业的占5.56%,项目就业(村官、预征入伍、西部志愿者)占30.56%,灵活就业(合同就业、档户托管、灵活就业)占27.78%,实际回生源地占5.56%,就业率94.44%(表1,图1,图2)。

表1. 2011届林学专业就业情况

班级

班级 人数

升学

升学率

签协议

签约率

灵活

灵活就业率

项目

项目就业率

回生源地

回生源地率

就业率

林学071

36

11

30.56%

2

5.56%

10

27.78%

11

30.56%

2

5.56%

94.44%

http://lxy.sxau.edu.cn/_mediafile/lxy/2012/04/23/20n8rp3f22.jpg

图1. 2011届林学专业就业情况

http://lxy.sxau.edu.cn/_mediafile/lxy/2012/04/23/2ipcy3of28.jpg

图2.林学院林学专业2011届与2010届就业情况对比

今年我院林学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林学专业考研率相对高,占居就业人数的很大一部分,签协议人数较少,考取公务员的人数也比较少,这是由专业所限制的,各农林事业单位的编制有限,没法吸纳这么多毕业生,而涉及农林的国企也有限,而去私营企业一方面同学们也不愿意签协议,另一方面有些私营企业也不愿意和同学们签协议,所以我院签协议的同学较少。最后同学们的就业大多集中在灵活就业上,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从毕业生流向看:毕业生去向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一些行业和省内的一些地区,不过有向其它行业和省外发展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比以往更趋明显,这主要是外省的学生大部分向省外发展,随着外省学生的增多,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显著。

从数据(表1,图1,图2)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不错,学生就业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已得到明显转变。这跟我们大力完善各种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帮助学生就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所做的这些工作是息息相关的。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有业不就的现象依然存在

2011年,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不到毕业生,另一方面我们部分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虽然我院现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但从就业的基数来看,我院11届毕业生基本都找下单位,这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较高,有业不就的的现象比较突出。另外11年我院考研成绩达到国家分数线的同学远超过最后上研的同学,一方面说明考研的同学比较理性,考研不再是跟风,考虑自己的出路比较全面,不再是为了上研而上研,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就业。另一方面说明有的同学因未能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而放弃上研的机会而考虑其他的就业途径。

2、就业指导课有待进一步落实到位

学院读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2011年,学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活动,对全院的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就业课程指导,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院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也是“游击式”地穿插于各教学计划中,见缝插针地寻找教室授课,大大降低了就业指导的效果。

3、就业时间提前与教学时间安排相冲突

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很多企业提前进入校园抢购人才,并要求毕业生提前上班,使很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已经变的名存实亡,严重冲击学校毕业生教学实践计划的安排与实践,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4、就业信息不畅通

自我校实行全国招生以来,林学院的毕业生还只要以省内就业为主,而外省的同学还包括部分省内学生都想去外省活着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外省的对口单位就业信息很少能来到我院。很多毕业生抱怨没有外省的单位来招聘。这对毕业生的打击特别大。

5、心理问题比较多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高评估自己的情况,认为自己经过了四年的艰辛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找到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高工资,高待遇,高地位就应该随之而来,可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索然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能够满足需求了,可是在工作中需要的事更多的是实践知识,于是理想和实际之间了矛盾,就造成了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一个局面,从而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与自负相反,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存在自卑的心里,认为自己知识储备不充分,工作能力不到位,不能胜任难度大的工作。脑子里总有我不行的想法,从而面对就业问题时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造成在面试时不能正常发挥,失去工作机会的后果。

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市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将来择业。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寻找实践机会,例如,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信息。或者一些大型的招聘网站上提供的信息活着由亲朋好友介绍的实践机会。

毕业生要进行客观自我评价,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求职过程中,从分发挥强项和长处,挖掘和发展自身潜力,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从自己最拿手的事业做起。一定会取得就业上的胜利。

四、今后应该加强的工作

1、 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争相大众化教育过渡。大众化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毕业生剧增,就业分配愈来愈难。学生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坚持和加强素质教育。要通过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是一项以知识传授、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合精神陶冶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观念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首先,要继续进行专业机构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专业教育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更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课程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素质教育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他所和检验知识的方法,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主题的高尚知识境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建立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学习质量。

3、大利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是讲求学习的地方,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要通过举办诸如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节、学术征文比赛、组织学生科研课题研讨等等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环境,培养创造性能力;要邀请聘任专家学者、特别是学术大师到学校给学生进行讲学,指导学校开展学术活动;还可邀请创业人士来校做报告,介绍经济创新和发展的特点,以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4、精心组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其自身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人人从中受益。

5、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

随着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合作也越来越密切,我们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吸纳与接受,而用人单位业绩的创造需要优秀的敬业精神强的人员,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与帮助。

努力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本着“三方有利”(即有利学生、有利于用人单位、有利于学院)的原则。在保持原有的优势基础上,积极启动实习及就业基础建设,有选择地与广大中型企及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协作关系,签订关于建立实习及就业等方面合作的协议,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证我院就业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我院影响力。

通过基地的建设来加强联系合作,邀请成功人士来我院做报告,讲述他们成功经验,心得体会与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度量标准等,以开阔我们学生的视野,加强联系与合作,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来丰富教育内容,有利于创新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与方法。

6、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我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我们应主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资源,如编印优秀校友资料,征求优秀校友寄语,请优秀校友作报告,整合校友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校友关系开拓市场,挖掘就业市场等。做大做强我校就业市场。

就业,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永远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稳定的大事,更是关系到我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满意的就业率,学院就没有生机;没有一个高质量的就业率,学院就不可能有发展的动力;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学习后创造,先锻炼后发展”的观念而不要好高骛远,社会很现实,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苛刻。学校、老师要意识的引导,学生要有意识的去自学,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电话:0354-6288329
地 址: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 邮编:030801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