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多年生草本,在根头顶端发出少数(1-2个)或稍多数的弧形弯曲斜升的茎。茎淡紫红色或褐色,被稠密或稀疏的贴伏的短柔毛。基生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规则二回羽状分裂,一、二回全部全裂。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最上部的叶常羽裂。全部叶两面被稀疏或稍多的短柔毛,基生叶的叶柄长1-3厘米。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或枝生2个头状花序。总苞浅盘状,总苞片约4层,中外层线形和披针形,内层长椭圆形,中外层外面被稍密的短柔毛,内层无毛或几无毛。舌状花粉红色或白色,舌状线形,顶端3浅裂齿。管状花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长1.2毫米,有3-5条翅状加厚的纵肋。花果期6-9月。
2.功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近危种。太行菊主要生长在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内海拔500-1200米的太行山崖壁上,整体呈条带状狭窄分布。花初开时为淡紫色,完全绽放后为白色。当秋季到来时,置身于群山峻岭中,便会看到悬崖峭壁上随风摇曳、楚楚动人的白色太行菊,其花期长达3-4个月,每朵花可持续开放20天左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生境独特而成为自然界的一大景观,有“一夕秋风天下凉,露重霜寒菊花香”的美誉。花可入药,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润喉的功效。由于太行菊生长环境恶劣,种群不易繁殖,因而在遗传育种和园林应用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前应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为采摘及生境破坏,提高全社会对野生植物的认识,从而使野生植物及生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